1,潜水
“还有10秒就到5分钟了!”
河岸上的一个光屁股的小孩儿朝着水里大喊,当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,旁边的小伙伴们就开始倒数计时。十、九、八、七……十秒数完以后,他们注视的水面上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常。又过了十多秒,他们的表情从期待变成了担忧,一个个沉默着,不说话。
“孟小贵是不是淹死了。”有人开始窃窃私语。
“孟小贵!孟小贵!”大家开始朝河里叫他的名字,有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又跳进去,潜入水底。
孟小贵忽的像一只剑鱼一样刺破水面,把头弹了出来。他的脸憋得通红,甚至有点发紫。此刻,他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变成了真空,便猛吸一口气。吸完这口气以后,他的耳朵又能听到别人说话了。
时间定格在了5分36秒。大家看着他,显示出膜拜的神情。这条岸边长满高笋的小河贯穿了整个小镇,每年放暑假的时候,镇上的小孩都会聚集在此地“斗法”。对住在河边的他们来说,会几种游泳的姿势已算不上比拼的项目了。他们要比的是潜水,看谁在水底下呆的久。
孟小贵在水底下憋气5分36秒,比第二名多了3分钟。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的,天赋、意志、忍耐、技巧……或许都有,不过他不关心。
现在,孩子们给了他“潜水王”的称号,以及一个半熟的西瓜。他把西瓜当场用石头砸开,分给大家。每个人脸上都泛滥着快乐的微笑,像波光粼粼的水面,晃动着春风得意。
2,城里
孟小贵长大后不能在呆在镇上。因为他的父母希望他去城里,大富大贵。
城里的夜空很亮,也很吵。不是人吵,而是机器在轰鸣。人的心有多高,这里的楼就有多高;现代的速度有都快,这里的车就有多快。他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,放眼望去,举目无亲。陪着自己的只有一个装着旧衣裤旧鞋子的蛇皮袋。夜晚躺在床上,陪他入眠的只有厕所里滴滴答答的漏水声。
很快,现实比家乡的河水还要沉重,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没有人愿意录取这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年轻人。一次次被拒之门外,将他的信心与自尊消磨殆尽。留下亦或逃避,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故乡,生活在让他做出艰难的选择。
3,捡球
他留了下来。也许是他的面子心态在左右着他,他不希望自己一事无成地回去。
总之,他留了下来。
出租屋坐落在郊区,旁边就是一个大型网球场,中间隔着一道墙。每到周末,富人们就驱车前来,在这里切磋球艺。他们的技术并不好,甚至发球的时候都能把球打飞。球场中间有一个湖,每天都有人把网球打到水里。没人管这些飞走的球,因为在富人的眼中,没人在乎那点钱。况且,打捞湖底的工作十分麻烦。穿上潜水设备,水底下工作效率太低;不穿,一般人在水下呆不了一会儿。
孟小贵找到了球场保安,保安找到了办公室主任,主任找到了球场主管。
孟小贵说要帮他们免费清理湖底网球,条件就是他捞起来的球都得给他。软磨硬泡,主管让他试试。
他一头扎进湖底,五分钟之后冒出来,同时,他的手上拿着一个袋子,里面装着数不清的网球。这些网球只是在水里浸泡的有点久,沾了些泥。他把球拿回家,洗得很干净,晒干,就像新的一样。他把一箱箱的球放到主管面前,以低廉的价格处理给他。主管很高兴,把球场的网球供应与维护业务都交给了他。
一年以后,他不再住在那个破旧的出租房里,而是搬到了新房子里。
生活开始变得美好起来,当他捡起球的时候,人生的机会也就被他捡了起来。
4,夜晚
孟小贵搬出了出租屋,住进了城里繁华区的公寓。
他娶了媳妇儿,生了儿子。
夜晚,月光透过玻璃窗照着他,他透过玻璃窗看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。
灯影闪烁,他似乎看到了那条河,那些围着他转的孩子,那个在嬉闹声中无忧无虑的孟小贵。
可是,再也没有半熟的西瓜,再也没有“潜水王”,也再也没有扎破脚的麦芒了。
如果成熟意味着孤独,长大意味着无趣,现实饱满意味着灵魂空虚,那孟小贵大概在是与否的边缘徘徊了很久。
河里的孟小贵只有一个,城里的孟小贵有无数个。
他似乎陷入了人性与生俱来的黑洞里,这个黑洞中有独孤、迷茫、念旧等一切令人伤感的元素,将他如光的思绪吸收,逃不走。
5,读书
孟小贵的儿子叫孟汗栋。
别人都说这个名字取得好,流汗流泪也要成为国家栋梁。
但是孟小贵不是这么想的。
当他还是村里的潜水王时,他讨厌读书。当他高中没有毕业,真正走向社会以后,他觉得自己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多读书。他看到书籍可以来带财富,更能够带来心灵的自由与解放,带来浮躁灯光下的一丝温暖的慰藉。
他翻开成语字典,里面有一个词叫做“汗牛充栋”。
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书堆在家里充满整个屋子,用牛马车运送则牛马累的出汗。
简单地说:读书多。
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多,不要再走“潜水王”的老路。
儿子学业太重,没时间读书,他就在喜马拉雅FM上找了一档专门给小学生制作的读书节目《每周带小学生共读一本书》,从此解决了孩子的读书烦恼。
孩子在思想与快乐中长大
责任编辑: